<center id="8wpz9"><ruby id="8wpz9"></ruby></center><track id="8wpz9"></track>
<center id="8wpz9"></center><video id="8wpz9"><menu id="8wpz9"><noframes id="8wpz9"></noframes></menu></video>
<source id="8wpz9"></source>
<source id="8wpz9"><menu id="8wpz9"></menu></source><source id="8wpz9"></source>
<video id="8wpz9"></video>
<nobr id="8wpz9"></nobr>
  您當前位置:首頁>>議政調研>>正文

我市中小微企業復工達產情況的跟蹤報告

作者:sjzmjadmin  日期:2020-06-01  

 

 當前疫情沖擊推動了區域經濟供應鏈、產業鏈的本地化重構趨勢,我市廣大中小微企業自2月份以來,從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復工到全力以赴恢復生產經營秩序,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全面復工達產,付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隨著國際疫情的持續蔓延,國內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也在持續發生著變化,我市各產業鏈上的企業大多面臨著訂單需求減少、轉型資金短缺、用工短缺的局面。為了把握中小微企業對經營風險不確定性的應對能力和抗壓能力,民建石家莊市委調研組持續開展了園區實地調研與企業在線調查,不斷發現新問題,分析新情況,總結新規律。

近日調研組針對新的國際貿易影響下,我市中小微企業復工達產情況、產業鏈影響情況及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第三次在線跟蹤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到2020年5月13日,75家企業(其中民建會員企業45家)接受了在線調查。其中38.67%的企業是第三次接受在線調查,16%的企業是第二次接受調查,45.33%的企業是首次接受調查。

 企業產業分布仍以“4+4”為主。本次接受調查的企業分布在“4+4”產業中的數量占所調查企業總數的63.86%,比第二次接受調查的45.1%,增加了18.7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現代商貿物流業的比例分別為9.64%、9.64%、19.28%、9.64%,總計占比48.19%,接近半數。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現代商貿物流類企業主要為民建會員企業,先進裝備制造企業主要為非會員企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里會員企業和非會員企業都有分布。

 企業規模仍以中小微企業為主。75家企業中,大型3家,中型小型54家,小微型62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占96%,與第二次調查的95.83%比例大體一致;中小企業占70.67%,比第二次調查的58.34%,增加12.33%;小微企業占81.33%,比第二次調查的85.42%,減少4.09%。

75家企業中,內向型企業占84%,外向型企業占16%,其中非會員企業中,外向型占到26.67%,出口產品主要為醫藥、食品、金屬制品、橡塑制品,并且這些外向型企業主要為經開區和藁城區內的制造型企業。

 75家企業,用工總數為14517人。會員企業45家,總計用工9369人,占到64.54%,其中用工數2000人以上的2家大型企業為物流集團和在線教育投資企業,另一家大型企業,用工數為800人,為商用車輛服務企業。非會員企業30家,總計用工5148人,占到35.46%,其中300人以上的制造型企業7家,分布在醫藥、食品、裝備和金屬制品業。

 二、復工達產情況——基本實現全面恢復

 復工返崗情況。75家企業中,復工返崗率達到100%的企業有52家,占69.33%,比4月上旬調查的100%復工企業比例提高了31.83%;復工返崗率超過70%的企業,已達到94.67%;復工返崗率在50%以下的企業有2家,其中會員企業1家,為幼兒教育企業,非會員企業1家,為農業裝備制造企業。

 復產達產情況。75家企業中,全部復產(達產率100%)的企業有18家,占24%,比4月上旬調查的16.67%,增加7.33個百分點;復產較好(達產率超過70%)的企業有62家,占82.67%,比之前的58.33%,增加24.34個百分點;復產過半(達產率超過50%)的企業有66家,占88%,比4月上旬第二次調查的77.08%,增加10.92個百分點。復產不足一半(達產率低于50%)的企業有9家,占12%,比上月調查的22.92%,減少10.92個百分點。

從各項數據來看,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已得到恢復。目前達產率較低的企業主要為資產評估、文化傳播、裝飾裝修等服務性行業。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原材料供應。75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已全面恢復,占到78.67%。另外21.33%的企業仍然受到原材料供應的制約。當前影響原材料供應的幾項因素分別為:國內上游企業缺少資金占34.62%、國內上游企業缺少原料占30.77%、國內上游企業缺少工人占26.92%、國際關鍵原料供應中斷占7.69%。

 道路交通物流。90.67%的企業已不存在交通物流障礙,目前存在交通制約的企業基本為幼兒教育、環保服務和醫藥貿易類企業,目前制造業、物流業企業已基本不存在交通障礙。

資金短缺問題。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調查結果顯示,42.67%的企業仍然存在資金問題。從三次調查總的情況以及多次銀企對接情況看,能夠解決的短期臨時性困難已得到緩解,而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相關的制約因素,解決起來則仍然需要一個過程。本次調查的資金制約因素比例分別為:短期臨時性困難25%、應收賬款回收困難21.43%、缺少長期限貸款12.5%、缺少與資金需求相匹配的抵押擔保方式8.93%、缺少長期限投資7.14%、貸款到期續貸困難5.36%、各類質保金、擔保金占比高3.57%。通過對三次調查結果的分析,發現中小企業為政府、醫院、公交、市政等單位提供技術服務而產生的質保金、擔保金及應收賬款回收困難,造成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比較突出,應引起關注。

 用工問題。58.67%的企業存在用工困難。企業缺少的人員類型依次為:專業營銷人員37.33%、專業技術人員34.67%、一線熟練技工25.33%、精益管理人員9.33%、現代電商人員9.33%、高級經理人員6.67%、品牌渠道策劃人員5.33%、數據分析與軟件設計人員5.33%、智能控制編程人員2.67%。根據以上選項結合接受調查的企業行業類型判斷,當前居于“微笑曲線”兩端的人才供給不足,而這些人才恰恰是支撐我市產業穩定轉型以及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四、政策落實及市場恢復情況

 復工復產幫扶政策落實情況。接受本次調查的企業中,44%的企業選擇已落實,10.67%的企業選擇未落實,33.33%的企業選擇部分落實,還有17.33%企業未作出任何選擇。這些數據說明復工復產政策在落實上仍存在不足。

 市場訂單情況。接受本次調查的企業中,國內市場訂單已恢復正常的占到29.33%,已部分恢復的占到46.67%。國際訂單正常的占6.67%、國際訂單部分中斷的占10.67%,國際訂單基本中斷的占6.67%。其中國際訂單基本中斷的為食品、動物藥業、金屬制品及農業設備。

國際業務情況。本次接受調查的外向型企業總計12家,其中有3家企業在國外訂單取消后已快速建立了內銷渠道,6家企業正在建立內銷渠道,3家企業在國外訂單取消后面臨停工停產。面臨停工停產的3家企業,一家為食品制造業,一家為金屬制品業,還有一家為建筑工程業。

 五、三點建議

 現階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應把穩就業和促轉型緊密結合起來,適度加大政策執行力度,確?;盍^強的“4+4”產業體系內的中小微企業得到優先發展,通過完善和擴大產業鏈規模,提高收入,增加消費,進而帶動就業吸納能力強的服務業得到穩定發展。

 1、建議繼續針對復工復產幫扶政策進行專業化對標梳理,精細制定各專項政策實施細則。增強政府業務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發展信心,進一步加強減稅降負政策的落實,主動服務,專業幫扶,切實助力企業穩崗轉型,切實保障中小微企業能夠平穩渡過這特殊而且非常關鍵的階段。

 2、建議我市金融機構分產業類型組織力量開展企業調研,主動對標各項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政策及金融創新要求,梳理問題清單,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 建議我市迅速組織開展“知識更新”培訓,按產業發展布局和轉型目的,分層次、分類型精準展開包括政府各級產業管理干部在內的崗位知識更新培訓。柔性引聚高端創新型管理人才,激活我市存量中堅人才,加快進行與“4+4”產業體系相匹配的、具有新型產業發展視野的、適用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

 

 

 

 

 

 

X
成人依依社区网
<center id="8wpz9"><ruby id="8wpz9"></ruby></center><track id="8wpz9"></track>
<center id="8wpz9"></center><video id="8wpz9"><menu id="8wpz9"><noframes id="8wpz9"></noframes></menu></video>
<source id="8wpz9"></source>
<source id="8wpz9"><menu id="8wpz9"></menu></source><source id="8wpz9"></source>
<video id="8wpz9"></video>
<nobr id="8wpz9"></nobr>